今天是二〇二四年的最后一天,哦,不,是最后一个晚上,首先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事业有成、幸福快乐。

看着街上喧嚣的场景:斑斓的霓虹灯、人头攒动的商场、响彻云霄的欢呼与尖叫。此刻的我坐在办公室里,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飘忽的思考,觉得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今天焦作的夜是安静而又吵闹的,对我来说,没有丰富的活动,没有成群的消遣,有的只是一种宁静。就像水里一鞠皎洁的月亮,宁静地让我不忍用指尖触碰,生怕碰碎了一池的美梦。

注视着成群的人们来来往往,我更偏向于安静的独处。独行可能孤独,却能避免庸俗。我也会想,如果 我感到寂寞的话,那又如何?靠着自己的影子安慰自己?那么会是什么促使我这种情绪的产生--应该是自己内心仍然不够强大,亦或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寂寞之所以是寂寞,并不是因为是也不过是因为寂寞本身罢了。是投身于一步一个脚印,还是选择三五成群的沆瀣一气,便不由得分说了。

这便引出了及时享乐与长期主义。做一个及时享乐的人,在歌舞厅里花天酒地、在钟点房里寻欢做爱。纸醉金迷,纸醉金迷,金钱至上,金钱至上。仿佛置身于浮华之中,听见奢靡的呢喃,愈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矛盾与荒诞。是物质的洪流淹没了灵魂?还是灵魂从未挣脱过物质的束缚?形形色色的人们,奏响了一曲海市蜃楼的交响乐。做一个长期主义的人,看清自己的样子,转变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然个人的自我成长也不应该被诡辩的转嫁为趋于社会的认可同时被包装成达标的任务进而推向功利化的边缘。

面对着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想是应该选择后者了。疯狂的快感之后,留给自己的也不过是虚空的多巴胺,用发条不断上进本就离谱的阈值,必会在某一刻轰然倒塌,上层建筑沦为一地鸡毛的时候,便独自忏悔。出轨、嫖娼、赌博、吸毒,像一只在阴沟里的老鼠,窥探着灿烂的世界。此乃歪门邪道也。来到这世上一遭,不妨选择有意义的人生。

确实如此,话虽然这么说。但也不得不辩证式的看待。韩国客机撞墙失火,机上181人,179人遇难。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谁都不知道。上帝知道吗,宙斯知道吗,不得而知。有人说,人生无常,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好好爱自己,珍惜当下,去做想做的事,去爱想爱的人。有人说,明天不会向任何人做出承诺,不如在今天就让自己摆脱遗憾。现实猛烈地敲击着我的内心,那么,果真是这样的吗??

我不知道。

看了《我与地坛》,便去了北海公园;看了来自星星的你,便准备去N首尔塔。我总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的。可是现在,韩国政坛内乱给这个半岛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客机失事事件又是给韩国旅游业致命一击。就先缓一缓吧。

评价《来自星星的你》:塑造了都敏俊这个既有神性,又有人性的人物。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感情,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与外星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跨越物种的交流是通过爱,也仅仅是爱。同时这部剧的剧情也印证了三毛与柯西的对话。按照在我认为的韩剧的一般规律化套路中,这样的剧本确实不错,但当你深入思考,却也发现里面的问题经不起推敲,也罢,就当其为科幻感情剧吧。关于韩剧文化对中国人的入侵来说,其实,看韩剧的人在岁月中交付了梦想,但也在梦想中暂时脱离了现实,进行纯粹审美。尽管有时候想入非非,不过也是在那一瞬间回归了现实而已。这部剧的火爆(过去式)的其中一个哲学因素便是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论,探究背后的逻辑性便是十分有意义,事物的运转规律便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韩国可真是一个有趣的国家。读“关于韩国厌女文化、军国主义与色情泛滥”的时候,却怎么也看不明白,背后的事情可真复杂,但也不过是美帝国主义的一个傀儡、一枚棋子。挺有意思的,再一个就是领导人的更迭周期之短,短到连紧急领导人都得面临指控,估计连拍韩剧的都想不出这剧本吧。“李在明翻墙进国会,还在手机上直播”--可谓是:直播有角度,观众有热度,翻墙有力度,议会有速度。“尹锡瑞之妻的故事”:也不一一说了,可能跟玛丽莲梦露与肯尼迪的故事有关吧。荒唐!荒唐!

知行合一。因为了解而去认识,因认识便有了更好的了解。不早了,写到这吧。